ETF日报:在创新药支持政策不断引导下,医药板块的情绪和估值抬升的空间进一步打开,可关注创新药沪深港ETF
市场全天震荡调整,成交额缩水。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9989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10亿。盘面上,市场热点较为杂乱,个股上涨和下跌家数基本相当。截至收盘,沪指跌0.18%,深成指跌0.61%,创业板指跌0.68%,中证A500指数跌0.59%。
来源:财联社
今年以来,A股企业再掀赴港上市热潮,使港股IPO市场在时隔四年后重新登顶年内全球募资额第一。上周,行业龙头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相继登陆联交所;截至目前,已经备案或递表的A股上市公司还有海天味业、三花智控、三一重工、蓝思科技等。
中信证券表示,本轮A股公司密集赴港IPO是出海战略、制度便利和港股流动性改善三重力量助推。优质标的在联交所上市或将进一步优化改善港股的流动性及市场结构,有望形成良性循环。感兴趣的投资者可通过港股科技ETF(513020)等产品布局港股市场,或关注“A+H”新上市企业对应的A股相关行业标的。(提及个股仅为说明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下同)
海外市场方面,受到川普同意将其对欧盟威胁的50%关税延期的影响,欧洲股市及美股期货周一集体上涨。不过,鉴于后续谈判及川普政府自身决策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可考虑配置于现金流ETF(159399),以对抗未来可能的市场波动。
半导体芯片、人工智能相关标的今日集体调整,展望后市,AI Agent及其他AI工具的商业化落地和行业并购重组可能带来投资机遇。
来源:wind
近日,中国信通院、科大讯飞、腾讯、阿里、华为等二十余家头部企业共同编制的《面向软件工程智能体的技术和应用要求第1部分:开发智能体》发布。该标准围绕技术能力、服务能力两大维度,提出了开发智能体的能力建设和应用要求。这标志着AI Agent从技术到监管正不断完善,将有助于其加速落地。根据MarketsandMarkets预测,全球AI Agent市场将从2024年的51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47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4.8%。
当前,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快速演进。据财联社统计,截至今年,我国已累计培育400余家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据了全球1/10的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形成了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下月初,浙江杭州将召开2025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GAITC 2025),头部科技企业及各领域创新公司将展示人形机器人、AIGC工具,以及各类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等先进科技和应用实践。展望后市,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关注半导体设备ETF(159516)、芯片ETF(512760)等产品的投资机会。
此外,近日海光信息、中科曙光双双发布公告,二者正在筹划由海光信息通过向中科曙光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这是5月16日《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正式修订发布后首单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交易。
自“新国九条”提出鼓励吸收合并以来,市场交易活力得到提振,尤其是科技类公司有望藉此实现技术、产业链、市场的广泛互补,达到“1+1>2”的效果。以此次海光信息合并中科曙光为例,中科曙光在高端计算、存储、云计算等领域具有深厚积累,海光信息则专注于国产架构CPU、DCU等核心芯片设计。二者合并将优化从芯片到软件、系统的产业布局,汇聚信息产业链上下游优质资源,对信息产业格局产生较大影响。
两家公司股票于5月26日起停牌,预计不超过10个交易日。最近信创ETF(159537)的规模有所增长,推测是感兴趣的投资者已经借道信创ETF(159537)提前“埋伏”。该基金跟踪国证信息技术创新主题指数,其中海光信息和中科曙光分别为指数第一大和第三大权重股,合计占比约14%,是已上市ETF跟踪指数中占比最高的。近年来,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进一步凸显我国科技自主可控的紧迫性,加速推进我国国产替代进程,信创产业有望迎来发展新机遇。
今日医药板块表现相对较好,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收涨1.86%,疫苗ETF(159643)收涨1.24%,生物医药ETF(512290)收涨1.17%,创业板医药ETF国泰(159377)收涨1.17%,医疗ETF(159828)收涨0.50%。
来源:Wind
当地时间2025年5月30日至6月3日,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将在美国芝加哥举行。大会摘要数据于5月22日正式公布,中国专家的发言数量再创新高,共有71项原创性研究成果入选口头发言环节,其中11项为重磅研究(LBA),国内新药研发方面的活跃度和竞争力持续提升。
中信证券指出,如信达生物IBI363、泽璟制药ZG006、迪哲医药DZD8586、三生制药PD-1/VEGF双抗、映恩生物DB-1311等,此前公布过早起临床数据,现再次更新人群数量、随访时间的数据,进一步验证了产品的成药性和临床获益,后续的注册研究的开启和数据值得期待。(风险提示:个股仅供行业基本面说明,非个股推荐。)
2025年,药品集采政策趋于稳定,医保支付改革持续推进,医药政策环节不断改善。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发展。同时,2025年或是AI医疗快速发展的元年。4月24日七部门联合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提出到2030年规上医药工业企业基本实现数智化转型全覆盖的目标。
展望后续,在创新药支持政策不断引导,国内支付端不断改善,供给端企业研发能力继续升级的背景下,医药板块的情绪和估值抬升的空间或进一步打开。覆盖三地优质上市创新药企的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值得持续关注。医疗ETF(159828)、生物医药ETF(512290)也同样值得关注。
风险提示: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无论是股票ETF/LOF/分级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提请投资者注意。板块/基金短期涨跌幅列示仅作为文章分析观点之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保证。文中提及个股短期业绩仅供参考,不构成股票推荐,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特约作者:国泰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