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银行分行行长当职工监事,年薪超过董事长
来源:银瑞社
作者:许淑敏
近段时间以来,徽商银行淮北分行活动不断。
先是4月份的退休职工荣休仪式、青年员工座谈会,再是5月开展“小小银行家”人民币知识宣传活动、金融知识宣传活动,都在推动淮北分行发展。
在此之前的3月,淮北分行五家县域网点之一的濉溪刘桥支行,还完成了迁址。按照公告内容,网点新址建设严格遵循总行3.0建设标准,融入了全新的厅堂设计理念,环境、功能、体验的全面升级。
一边是从装修改造、活动宣传提升自身,另一边合规管控却出了问题。
淮北分行收到了罚单。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5月14日披露,徽商银行淮北分行因信贷数据不真实,被淮北金融监管分局作出罚款41万元的行政处罚,时任徽商银行淮北分行小企业银行部副总经理被警告并罚款6万元。
天眼查显示,淮北分行成立于2006年4月20日,是徽商银行早期成立的一批分行之一。根据公布的年报信息,该分行2021年-2023年缴纳社保员工人数分别为417人、426人、440人,连续三年增长。
当前,淮北分行法定负责人为孙震,其于1999年3月加入徽商银行,曾任芜湖市商业银行黄山路支行行长助理,徽商银行人力资源部薪资福利管理副经理、薪酬福利管理经理,淮南分行行长助理,淮南分行副行长,池州分行纪委书记,总行合规部总经理,徽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董事。
于2022年,淮北分行负责人由卓凡变更为孙震。
孙震是个重要人物。从徽商银行2024年年报来看,孙震不只是淮北分行行长,还是徽商银行职工监事。而且,孙震担任职工监事的起始时间是在2020年7月,早于担任淮北分行行长的时间。
公开资料披露,职工监事是指监事会中代表职工利益、检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经理活动的、由职工民主选举产生的职工充任的监事。
在徽商银行,除了监事长何结华、职工监事锺秋寳、孙震以外,其余均为股东监事或外部监事。
除此之外,孙震还持有徽商银行相关股份。截至2024年底,其持有该行3.8万股股份,占全部已发行普通股股份0.0003%,高于何结华、钟秋实等人的持股。
财报显示,2024年,徽商银行披露的董监高薪酬当中,孙震薪酬最高,期内获取税前报酬总额为183.4万元,较上2023年度的176.7万元上涨了6.7万元。
对比徽商银行董事长严琛、行长孔庆龙,2024年所获薪酬分别为84.15万元、89.58万元。该行两名副行长张居中、徐广诚,薪酬都是69.59万元。
回顾2024年,整个徽商银行资产突破2万亿元,营收、净利双涨,不良贷款率下滑、不良贷款拨备率上升,规模、效益、质量均实现了较好的增长。
财报显示,2024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为371.28亿元,同比增长2.10%,净利润为159.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18%。该行不良贷款率为0.99%,比上年末下降0.27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286.47%,比上年末增加14.53个百分点。
但徽商银行仍有难题待解答。
大环境影响之下,徽商银行利息净收入下滑。2024年,该行实现利息净收入285.91亿元,同比减少0.45%,实现净利差1.49%、净利息收益率1.71%,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6个基点、17个基点。
而非息收入的增长主要靠金融投资净收益拉动。去年,该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85.38亿元,同比增加11.68%,其中,金融投资净收益为21.05亿元,同比增加245.65%,主要是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和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价差收入增加。
截至2024年末,该行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为1.00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64%。公司贷款方面,公用事业占比高达22.6%,为第一大贷款行业,其次为商业及服务业、制造业,占比分别为46%、12.36%。
个人贷款方面,截至2024年末,该行个人贷款总额2152.07亿元,较增幅仅为6.6%。其中,占比最高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287.8亿元,增幅仅4.17%。
而信用卡业务规模仍有增长空间。徽商银行正推动信用卡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型,抓住汽车消费增长的机遇,将汽车分期业务打造成为安徽省内主流。
截至2024年末,该行信用卡累计有效卡量197.33万张,报告期内实现发卡435.27万张。2024年全年累计实现信用卡交易额328.32亿元,实现信用卡业务收入5.64亿元。
在客户投诉方面,截至2024年末,徽商银行受理客户投诉3059笔,较上年增加636笔,增幅26.24%,主要涉及信用卡、互联网贷款、账户管理和个人贷款等业务。
另外,徽商银行内部股权仍存变动问题。
作为城商行领域第一家联合重组的省级银行,徽商银行是国内第二家赴港上市的城商行,已于2013年登陆港交所,但股价一直在2港元/股至3港元/股的区间徘徊。其于2019年9月进入A股上市辅导备案阶段,但至今六年时间,上市辅导工作已经进行二十多期,回A迟迟未有结果。
根据此前辅导书显示,徽商银行存在股权不清晰的问题。中静新华与杉杉控股自2019年8月签订相关股权及资产转让协议后,因付款与交割争议互诉至法院。当前纠纷仍未解决,导致徽商银行2.25亿股股权及中静四海 51.65% 股权处于司法冻结状态。
今年3月,徽商银行公告称,鉴于A股发行方案及授权议案的有效期将于2025年6月29日届满,为确保A股发行工作能继续开展,拟将A股发行方案及授权议案的有效期自紧随原有效期届满后次日起延长12个月。
徽商银行股权较为分散,无单一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第一大股东为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持股比例11.22%,第二、三大股东分别为中静新华、安徽省能源集团,合并持股比例分别为10.59%、9.7%。
部分国资股东正不断出清徽商银行股份。近日,中粮生物科技已经通过公开挂牌方式出售所持徽商银行全部4030.95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0.2902%),期间历经5轮挂牌,起始价从1.56亿元降至1.02亿元,降幅35%,最终被安徽省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皖投)底价摘牌。
折算下来,徽商银行转让价约合每股2.55元。
去年,安徽东风机电科技公司、马钢(集团)控股、安庆中船柴油机公司等亦公开挂牌转让所持徽商银行股份,多次出现国资股东“清仓”股权的情况。